勾/插画
每个人都有比较之心,会以“他人”作为比较对象来评估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比较当然有好处,通过对比,人得以调整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既不为难自己,也不贬低自己。
但忌讳的是把比较当作唯一重要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攀比。过于注重比较的人,可能由于内在价值感不足。与其避开和否定“攀比”,不如面对它。
学生
越挥霍 周围人越觉得你“Low”
在朋友圈“炫富”总会令人很烦,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每到过生日、节假日,总会晒收到的各种昂贵礼物,从名牌包名牌鞋到最新款手机,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让人觉得他活得太不真实,却又不知道如何提醒他,让他能够明白。
其实,从小到大,攀比原本就无处不在,一直围绕在我们周围。我相信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或多或少的会感受、参与、纠结过攀比。如果自己在攀比中获胜,心中自然会窃喜;如果使出浑身解数,却依然技不如人,就会烦恼、自卑,有的则会通过“哗众取宠”来刷存在感。
谁说幼儿园小朋友的世界只有天真烂漫?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比较。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致力于比赛谁的午饭吃得又快又干净?午睡结束后谁穿衣服又快又整齐?在当年我的眼中,衣服中套头衫最可爱,避免了一件又一件系扣子的环节,简直太爽了。
那个时候引发我苦恼的是晚上放学时,妈妈总是来得比较晚,在这方面我就无法和小朋友攀比了。被家长最先接走的几个小朋友会一边往外走,一边骄傲地看看呆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虽然这些事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但我们却一直热衷于这些琐事的攀比,并乐在其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攀比的内容越来越多,比学习成绩、比人缘儿、比组织能力、比各种特长,等等,这些攀比是良性的,促进人的成长。事实上,虚荣心引发的攀比更多。
我认识一位大学生,母亲没有工作,且身患慢性疾病,父亲是普通工人,可以想见生活并不富裕,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申请助学金、利用闲暇时间去兼职,养活自己的同时补贴家用,等等。而这位同学为了维护“面子”坚决拒绝申请助学金,经常下饭馆。有段时间流行玩四驱车,他花几百元去买比别人贵得多的四驱车;后来又流行“看月亮”,他花了1000元买了一个天文望远镜,天天在朋友圈里秀望远镜中的世界;他还喜欢打游戏,原本可以出去干兼职的课余时间,却用各种各样的付费游戏来填满……
宿舍的兄弟都看不惯他这种挥金如土的做法,有时会提醒他,不该浪费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的血汗钱,但每次善意的提醒都被他看成一种“瞧不起”,他又要用更具“品质”的生活彻底征服室友……这种可怕的攀比也许会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疯狂的攀比也成为对未来生活迷茫的麻醉剂。
有一次碰到和他同寝室的一位室友,聊起“攀比哥”的一些做法,这位室友说:以前我也不理解他的行为,后来经过观察,慢慢明白他为何会这样。一次,无意中听到他自言自语:“早晚我能买到你们都买不起的东西!”也许正是长期的自卑心理让他在金钱面前观念扭曲。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比呢?弄得自己这么累,还让人觉得他很“Low”。
元旦时,班里的男同学聚餐,他喝醉了,一直在哭诉自己从小就被周围人瞧不起。上大学住校了,他努力表现得和周围同学一样,但受到的还是周围人“不屑”的目光。有时候我们提醒他应该节俭,可这种话却有可能被理解为伤害,再次刺痛他,让他更加变本加厉地消费,实际上,他在消费金钱的同时,也在消费着他的自我价值感。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郭子轩)
家长
你不入流孩子就落后
看着“攀比”这两个字,我的内心就五味杂陈。从不屑于“攀比”到成为“攀比者”,其实我的初衷仅仅是因为爱孩子。
我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衣食无忧,没有过任何跟别人去攀比的焦虑。但自从怀第一个孩子,我就深深地卷入到“攀比”的漩涡。
同事多是年龄相仿的女性,每天都分享着育儿经验――胎教、婴儿用品、育儿课程……第一次做妈妈既兴奋又紧张,我照单全收,一一参加,每个周末都奔波于各个月子会所的课程。在那里,我又结识了同样“关注”孩子品质的孕妈妈,又多了些新的线索……孩子还没有出生,婴儿房里已经堆满了从国外代购来的各种物品……
在周围人眼中,我是时尚辣妈,总有人问我需要给孩子准备什么?我的回答总是“很专业、很时尚”,更加希望走在潮头,以便保持“引领”。被科学喂养的老大各项发育指标都相当不错,随着渐渐长大,我又致力于为他选择各种适合的兴趣班。每个周末两天,合理安排,能够上6个兴趣班。自从怀了老二,接送老大的任务全部落在老公身上,我告诉他,现在养孩子都是这种节奏,咱辛苦些,但孩子不能落在后面。
老公对我这种想法有意见,我们也认真交流过,但谈不拢。我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你不入流,孩子就有可能落后。
――悠悠(两个孩子的妈妈)
从“别人家孩子”到“别人家父母”
我含辛茹苦、费心养大的孩子,总是用嫌弃的语气和我说话。“别人家的妈妈穿得多时尚,你披头散发,衣着随便,太丑了。”“人家汽车占道,你骑个电动车,还横在路上”“你看看人家妈妈说话慢条斯理,你大喊大叫太丢人了”……从小学一二年级,他和我说话就没有过好气。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把所有的钱都用在孩子身上,哪里还有闲钱意磷约貉剑∥沂ば浇撞悖每天拼命工作,为了多赚点钱希望能多加班,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外形。
普通百姓在外面被人家瞧不起能接受,但被自己一把屎一把拉扯大的孩子瞧不起,特别心寒。这个孩子从小难带,从幼儿园到现在,他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有眼力见”,也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爱学习……他总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归罪于外界――我们家穷,我没有品位,不会说话……现在他还吃我喝我就瞧不起我,等他翅膀硬了会怎样?
苦笑(儿子七年级)
专家
树立内在“自我价值感” 构建良好的“人际圈子”
儿子学说话比较晚,为了刺激他说话,我把他送到了幼儿园的小小班,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一个月下来就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愿望了。现在想来他当时可能发现说话也是和小朋友“攀比”的重要指标。
进入青春期之前,还没有形成充分自我意识的小孩子要“比”的事情非常多,他们会将自己内在的和外在的相关因素都放在同一个维度进行比较:比如,他们会将自己能否得到老师表扬与妈妈是否漂亮时尚混为一谈。
苦笑的情况在父母中极具代表性,他们爱孩子,为了孩子而自我牺牲,省吃俭用,无暇自我成长,以自己的“粗糙”来塑造孩子的“精致”。要想将孩子成为自尊、自信、自立,那么父母就先要成为这样的人。
每个孩子都渴望在“轨道”内被认同,被认同的孩子会越发努力,做得更好,被周围成年人暂时否定的孩子如果努力无效,则会另辟蹊径,寻求其他“突破”,比如沉醉于业余爱好、网络游戏;或者通过炫富、淘气、搞怪来“刷存在感”。当无法让周围人因为自己而快乐,也可以让周围人因为自己而苦恼,总之,谋求存在感和价值感是每个孩子共同的追求。
前一段时间,我辅导的一位8年级的小伙子陷入了存在感“攀比”之中。期中考试,他的成绩大幅度下降,小伙子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有思想、有个性,也有“离群”后的失落。这个孩子从小就酷爱阅读,看过大量课外书,但成绩中等、跟同学缺乏共同语言,现在又开始沉迷游戏,还和妈妈争吵……
小伙子满脸渴望地问我:“丽珊老师,我能和您谈谈历史的话题吗?”当他得知我的第一学历是历史时,仿佛久旱遇甘雨,滔滔不绝地将自己对二战中希特勒闪击波兰的原因进行分析,视角独到,维度丰富。他遇到“知音”后特别兴奋,找我要了一张纸,徒手画起了二战时欧洲地图,实际上,他的历史水平完全超过高三文科生……
“你在历史方面的优势给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了什么?”我的提问让孩子的目光暗淡下来。他讲的东西都是同学们不感兴趣的,在他们的眼中他是奇葩,而每次想和妈妈交流时,妈妈先是敷衍几句,然后就开始催促他写作业……为了能够安静地学习历史,他中午不吃饭,一个人留在教室,自己讲给自己听……我听后不禁问:“你为了历史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却无法获得周围人的肯定,是什么支撑着你继续研究历史呢?”“兴趣!”孩子对历史的渴求再次证实兴趣在一个人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在见到我之前,小伙子一直苦闷自己没有和同学“攀比”的载体,在迷茫和痛苦中,他选择了“融入”,夜以继日地打游戏……“如果游戏级别高了,同学们就会接受我,那个时候我再讲历史,他们有可能听我说了”。
在后续的交流中,我惊讶地发现小伙子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结构化思维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小伙子获得肯定之后,逐渐将学习能力迁移到课堂学习之中,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妈妈欣喜地发现,孩子再也不碰网络游戏了。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而家长悠悠现在的状态的确让我比较担忧,悠悠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还是为了保持“领先”的地位?父母和孩子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孩子不是你生命的道具。
面对孩子,不要一概否定孩子对外在形象的“攀比之心”,注意外在形象也是自尊心养成的关键环节。孩子年龄小,父母每天接送孩子时,自己衣着要整洁合体。同时,鼓励孩子树立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每个孩子在群体中都需要存在感,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自身素质的业余爱好,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但小学生家长一定要控制兴趣班的数量。
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人际圈子”。学生时代既是学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学习与不同个性的人达成良好人际互动的关键期。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耐心聆听孩子讲述他与同学的互动,帮助他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
(“丽珊幸福心理”微信公众号创始人 张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