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月29日电 题:“甜蜜年味”的忆与盼――糖果商眼中的年货之变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何伟
正值农历新年,热闹的节日气氛弥漫在街头巷尾。浓郁的年味,少不了糖果的“甜蜜”。
“春节是年货销售旺季,过去一到过节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糖果畅销。”肖云天在广西桂林从事糖果生意已有10多年,在他的印象中,糖果曾是春节期间的“热俏货”,散装的冰糖、扭结式的奶糖包裹了几代人的年味记忆。
广西素有“中国糖罐子”之称。在当地,一些企业早期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糖果加工业,从硬糖到软糖、酥糖,“甜蜜年货”在填满当地居民果盘的同时,也让这些企业尝到了甜头。
“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年货篮子越来越多样化,休闲食品逐步取代了传统糖果的地位,加之国外糖果品牌的进入,普通糖果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肖云天说。
事实上,已有不少传统糖果商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在广西南宁、桂林等地,一些加工企业已经停止了相关产品的生产。“糖果生产工艺复杂,小企业生产的普通硬糖、软糖,在口感和市场规模上已难以和外地大企业的糕点式糖果、功能性糖果相抗衡。”广西一家糖果企业负责人说。
市场变了,有人尝到了苦涩,有人则觅得了新商机。在日前开幕的南宁年货节上,来自广西玉林一家糖果企业带来了新研发的产品,其生产的桂花黑糖、红枣黑糖、枸杞黑糖等特色糖果颇受欢迎。
李伟基是一家糖果企业的负责人,在糖业领域工作多年的他,对于年货市场变化感受明显:企业过去以生产冰糖、黄糖为主,从传统产品的由热转冷,到如今特色黑糖的走俏,“甜蜜年货”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变迁。
“糖果更新换代的背后是糖业发展理念的更新。”李伟基说,新产品是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中探索出的点子,在借鉴传统民间熬糖工艺的基础上,企业投入了数百万资金和两年多时间用于技术改造,以满足当前消费者在糖果营养、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目前广西本地的知名糖果品牌较少,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打响糖果品牌,不仅能够推动糖果向休闲食品转变,摆脱单一的节日消费模式,增加企业收益,还会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无形中带动广西糖业的‘二次创业’。”南宁一家食品公司负责人黄宇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