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传统文化”多次出现在政协委员的提案中,不少代表委员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诗词大会爆红”“传统文化回归热如何持续”的问题。为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冯骥才、黄宏和阎维文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
传统文化是“根”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传统文化热会不会很快就消失?
冯骥才认为,不同于昙花一现的流行文化,诗词是中国人代代传诵的经典,中国诗词大会大热也反映了大家对诗词的热爱。冯骥才说,尽管多元文化、消费文化形成风潮,传统文化看似与社会生活疏离,但它其实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的。他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心中的定力,“因此传统文化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全国政协委员黄宏认为,传统文化回归一定不是过眼云烟,“这是根的问题”。黄宏说:“就像植物,花的营养一定是从根部供给到顶端的。如果根都找不到,那花一定开不好。因此艺术家要有文化的根脉。”
“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不少政协委员的共识。冯骥才的两份提案《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对传统生活文化的参与和体验的提案》和《关于教育应重视美育的提案》都与青少年教育有关。他建议将孩子们带到传统生活中去,比如清明节带孩子去扫墓、春天带孩子去踏青等。
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典籍中的传统文化,一种是融于日常中的生活文化。教材中的文化让孩子了解关于传统的知识,而在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感性的,要亲身感受才能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热爱它。“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注重体验。”冯骥才说。
全国政协委员阎维文带来的提案《民歌要从娃娃抓起》建议,希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民歌,成为小学音乐教育必修的一部分。阎维文发现,推荐给小学生学习的歌曲中,民歌只占10%。“民歌起码要占到30%。”阎维文说。他建议将民歌纳入小学课堂音乐必修课,让孩子们了解民歌、产生感情,形成成长的记忆。“每个人都觉得妈妈做的饭最香,这种味觉记忆是从小养成的,因此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
全国政协委员王次菀踩衔,传统教育从小抓起是十分必要的。他认为,中国有丰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但却忽略了为学生创造接受传统文化的环境。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人,但多位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民间传统手艺、传统文艺形式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年轻人往往觉得它们不够新潮、不好玩。阎维文在多次走访山村、寻找民歌时发现,爱唱民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少人甚至根本不会唱。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似乎为普及传统文化探索了新路,但冯骥才提醒,不要指望用几台综艺节目激起人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他认为,这些综艺节目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式上的创新,“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
阎维文认为将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相结合是发展传统文化的新方式。近期,他参加的一个以民歌为主的音乐综艺节目让他觉得“形式很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歌手在舞台上通过编排演唱,将传统民歌和流行元素结合,把多个民族的民歌用新方式进行展示,“这是非常好的,新形式年轻人很喜欢”。
阎维文说,年轻人也希望接触传统的东西,但需要找到更吸引他们的方式。去年11月,他开通微信公号“阎歌好听”,每天推送一首自己演唱的民歌。“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人广泛接触传统民歌。”效果出乎他的意料:刚开通3个月,粉丝量增长到两万多。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些粉丝大部分是18~22岁的青年。“所以不要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关键是我们要把功课做好,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
在冯骥才看来,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之一就是传统文化。冯骥才已担任了7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他参政议政的35年间,持续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问题。冯骥才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厚重的思想、无穷无尽的文化创造等岁月中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是传统文化。阎维文也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文化自信要有支撑,这种支撑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传统。
(实习生朱晓君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报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