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初四上午9时,安徽省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的大喇叭又开始广播了――“愿意捐款的村民请到生产队长家门口,村两委干部带着捐款箱来了!”
这是赵庄有史以来第一次募捐,为患病两年的村民王厚祥而发起。现年43岁的王厚祥之前在上海的工地上打工,没想到一场车祸让他变成了“植物人”,治病花了80万元,现在每个月都要花上万元的医费。
得知王厚祥的不幸遭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世金马上带着村两委上门看望,并送上3000元慰问金。为了发动更多村民关爱这个特殊家庭,村两委在年前就拿出了方案,“发动村民有多少捐多少,一块钱不嫌少,一千元不嫌多。”
当天,作为“总导演”, 赵世金运用他最擅长的“广播工作法”,在麦克风前掌控大局,一边为活动“加油造势”,一边用手机“遥控” 村两委,确保队伍走到哪,广播的内容跟进到哪。
一个上午,捐款箱里的善款已达到21600多元。赵庄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感到意外:“预估只能筹到五六千元,没想到筹了这么多。”
最感人的场面是,一个外地送液化气的小贩、几个前来走亲戚的姑娘也被现场的气氛感染了,每人掏了50元。
79岁的朱兆东曾是老 “上访户”,这次也捐了500元。他感慨道:“这两年赵庄真的变了!村容村貌变漂亮了,邻里之间更加友爱和谐了,而且大家都在自觉维护这个好环境。”
“广播会”让群众来做群众的工作
赵世金接手村务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闲置的“大喇叭”再度响起来。
“当时村里的维稳压力很大,上访问题陷入‘捉迷藏’的尴尬局面,有人今天说不去了,明天又去了。”据赵世金分析, “其中有些人提出的诉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可他们还是固执地上访讨说法,加上很多村民并不知情,也走上了对立面,干群关系由此变得紧张。”
能不能发动群众做群众的工作? 赵世金首先想到借助村广播,把上访户的问题和诉求告知每个村民,请大伙儿评评理。
这招奏效了。“有一次,我还坐在广播室里,一个村民就冲进来说,别播了,我的要求的确有些过分。”原来,广播一响,大家都停下手上的活计,坐在家门口听起来。“四邻跟着议论,有的劝,有的讲,如果他不占理,最终会迫于‘舆论’压力,放弃上访念头。”赵世金说。
在他看来,过去的“大喇叭”搁在今天也不是“摆设”,它连接的是党和群众,传递的是政府的声音和百姓的心声。
如今,在赵庄,可以胜任广播员工作的只有“老中专生”出身的赵世金。“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好政策执行不到位,关键是老百姓没有吃透政策,存在误解,作为村干部,我们首先得讲透。”他举例说,前段时间,医保上缴的费用提高了,很多群众有意见。“后来我在广播中向他们解释,这实际是大家的福利提高了,结果医保费很快就交上来了。”
“现在想把村民召集起来开大会,几乎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只能利用农闲时的‘广播会’,吸引他们参与到村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中来。”一位村干部介绍说。让村干部们自豪的是,正是在广播会的宣传发动下,村民纷纷参加了赵庄首次举办的文明户评选。经过激烈的竞争,有13户当选,每户拿到了800元奖金。
“广播会”无形中也点燃了群众文明创建工作的热情。“文明户”张孝洁说,现在村民在干道上晒完粮食后,立马打扫干净,很多人把家门口的区域“当作自家脸面”一样,扫过了,还用水冲得干干净净。
年前“广播会”加强了禁的宣传,春节期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博事件。“这个变化,连我都没想到!”赵世金感慨道。
虽然村务工作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但是由于干部群众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赵庄的干部作风、民风民俗都在进一步改善。县委县政府和镇里的领导也经常“一竿子插到底”深入赵庄,帮助当地干部提高治村富村的能力。
土地流转让群众发出“一个声音”
直到今天,年过六旬的凤阳金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世来还时常出现在赵庄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因为他曾经是赵庄的党支部书记。
当年,富起来的赵世来没有忘记养育他的赵庄,他带领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至今,赵世来已在赵庄投资近3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治理。
“但是过去老百姓没少质疑,赵世来是不是想搞赵庄的钱?不过,今天赵庄的发展成就,让人无话可说了。”朱兆东说。
2015年3月,赵世来的弟弟赵世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接过发展的接力棒。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赵庄被评为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村,村内道路、便民服务中心、污水处理、绿化亮化、安全饮水等工程顺利实施。
此外,15年前赵庄试水土地流转的改革成效已经充分显现,该村土地流转率达70%,居全县首位,形成了以花卉苗木、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
新年伊始,一条振奋人心利好消息传遍赵庄。
正在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将把赵庄与相邻的蚌埠市连接在一起,按照规划,将有4.2公里的高速路穿过赵庄。村里一直酝酿的生态旅游,赶上了政策的“春风”。
因为修路而产生的征地问题向来是村两委头痛的大事,赵世金却信心十足。
“地基本上流转出来了,征地安置的效率肯定大大提高。”更让他感动的是,“为了发展,顾全大局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几乎发出了一个声音。”
比如,涉及征地,赵庄有50座坟要迁,搁在过去,这又是个棘手的难题。但在年前的村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一致表示,“该迁的就得迁,必须为发展让路。”
为此,村两委开始谋划,响应殡葬改革,在赵庄修建公墓,确保逝有所葬,同时节省出土地用于发展。
“依照村两委的想法,未来赵庄的土地集中在十几个大户手上,由他们来实施规模农业。”赵世金分析道,老百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方面可以获得土地的“租金”,另一方面加入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来,实现脱贫致富。
2月25日,赵世金带着村两委成员赶往安徽科技学院,委托对方编制建设规划。在他看来,赵庄需要科学发展,有了蓝图,“就能集中精力,统一到一个‘声音’上,坚持不懈地描到底!”
微信圈刷新了“老计生”的工作模式
37岁的计生专干李让艳开着自家的奔驰轿车,拉着村里的妇女去镇上做孕检,这样的场景,赵庄村民已“见多不怪了”。
因为孩子上学,创业有成的李让艳回乡“陪读”。当赵世金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大专生时,她还有些迟疑:“我能干好村里的工作吗?”
“过去村民这方面的观念比较淡漠,结婚、怀孕都不喜欢上报,很多人在外务工,挨家挨户地跑,非常不便。”为此,李让艳建了微信工作群,对适孕妇女进行动态管理,同时与她们拉家常交朋友。“现在很多人主动联系我,把相关材料从微信上传过来,直接在网上。”
因为李让艳的到来,赵庄的计生工作评比排名跃升至全镇前列。“一个村子干得好不好,关键在村两委,村两委要吸纳品德、能力俱佳的年轻人。”赵世金说。
1987年出生的创业青年赵怡战从上海返乡,在赵庄从事大棚种植。如今,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村里的扶贫专干,为贫困户找项目、对接资源。
“我种的西红柿品种好,上的是有机肥,口感好,不过劳力投入可不小。”赵怡战自信地说,“首先自己示范好,村民才能跟着你一起干。”接下来,他打算成立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赵庄,党团活动也多了起来。”驻村4年的大学生村官耿阳笑着说,“现在要求向党组织靠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整天想着能否多争取一个党员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