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顺利抵达美国,将开始留学的新生活。胡歌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对自己的每一项事业都投入了极大的专注与热情。胡歌并没有停下充实自我的脚步,预计今年3月去美国修习英文,7月到美国纽约大学修读电影导演课程。
面对着纷至沓来的片约和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片酬,胡歌在2016年却没有接拍一部戏。这并不是他不思进取,更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另有打算和安排。其实,2016年胡歌并没有闲着,艺术、时尚、公益等方面的活动塞满日程,以至于他觉得这样的生活仍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做出了暂别演艺圈,赴美留学的决定。
胡歌的演艺道路并不平坦。十年前的那场车祸,他脖子和右眼一共缝合了100多针,对他的容貌造成很大影响,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演艺生涯将就此画上句号。然而,胡歌没有放弃,也没有气馁,而是一路坚持了下来,直至出演《伪装者》、《琅琊榜》这两部现象级剧集,登上艺术巅峰。令人惊讶而钦佩的是,胡歌并没有就此满足,坐享其成,而是选择暂别演艺圈,赴美深造。这,也是值得其他艺人学习的。
不能不说,现在的演艺圈很功利,很浮躁。很多艺人稍有点名气,便到处吸金、圈粉,完全沉浸在鲜花、掌声和利益之中,唯恐过了今天没有明天,错过了发财的机会。更有甚者,好多艺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疲于应付,静不下心来好好研究艺术。于是乎,赶场演出、抠像表演、假唱、用替身等现象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则是明星高片酬、耍大牌、不敬业等负面新闻,以及舆论诟病。而胡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暂别浮华,静心深造,难道不是一面镜子吗?
记得多年前,有人批评很多主持人、尤其是新生代主持人综合素质不行,有人则打圆场说,主持人工作繁忙,没时间专门去学习、“充电”。可事实上,很多有水平、有成就、有影响的主持人,是边干边学,不断提升的。董卿一向被认为是出色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可她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时展现出来的那种文学气质,令人耳目一新。而她随后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更让人刮目相看,一下子把董卿推到了知识型、文化型、学者型主持人的高度。谁又能知道这背后,董卿为学习相关知识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比如为了筹办《朗读者》,光是国家图书馆,她就跑去了很多趟。她如果安于现状,吃老本,不思进取,更不学习新知识,还会获得如此大的上升空间?又能把《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类的文化节目主持得风生水起吗?
所以说,作为每一位艺人,都不能光顾眼前“钱途”,而应着眼长远,为达到更高境界、走向更大辉煌而努力。胡歌说,出国进修将先从语言学起。学习英语,对于国内演员来说是否多此一举?我认为一点也不多余。作为一名演员,还是应该过语言关的,包括掌握点外语,有的演员应邀参加国外影视剧拍摄,因为语言不通,往往要靠翻译来协调交流,有时和境外演员对台词时甚至因为听不懂而闹笑话。语言上如此,其他方面同样如此,演员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在表演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不是“小目标”,而是一种追求。
在最近举行的SMG东方卫视电视剧品质盛典上,胡歌荣获“年度品质卓越男演员”奖,他上台领奖时说:“我想这品质奖拿在手里不是荣誉,而是承诺吧,承诺我得回来。”好一个“承诺我得回来”,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期待,也给了胡歌自己一个目标。而这个承诺,又不仅仅是学成归来,而是要学以致用,厚积薄发,在艺术上有更大的提升,带给观众更大的惊喜。
现在很多人评价文艺节目、文化现象时,喜欢用“清流”一词。对于胡歌的各种出色表现,有人称赞曰“演艺圈一股清流”。我想,胡歌选择暂别演艺圈,出国深造,这也是一股清流,我们应该为之点赞。(孙仲)